——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
枯燥乏味、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让思想政治课成为大学课堂上“犯困率”最高的公共课之一,欲逃怕点名、欲睡怕答题,学生往往处于“来了也不听”的神游状态。
而在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教学将思政教育这把“盐”,融入日常生活和文化知识这碗“汤”里,学生由原先的不愿意上甚至逃课,转变为对思政课的满怀期待和积极参与。
据了解,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将实践教学融入思想政治课的探索,走在了我省高职院校的前列。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单津辉表示,学院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发挥思政课堂固本铸魂作用,采取实践教学,使思政课“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提高育人效果。
思政课堂
全员参与不再死气沉沉
4月21日,现代学院举办“变废为宝”DlY作品展览,让人眼前一亮。14级机电技术5班的唐文涛同学,用废旧凉席、一次性筷子、牙签、烧烤签等材料制作出了埃菲尔铁塔模型;14级室内设计9班以张子鑫同学为组长的寝室团队,利用废旧铝片、螺帽、螺丝和齿轮等,历时近半年多课余时间,打磨出一台哈雷摩托车模型……这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废旧利用,多彩生活”实践教学的一次成果展示。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是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常态举措。
实践教学的第一课—素质拓展训练“勇往直前”,让刚进校门的大一新生们津津乐道。
将同学分为若干组,每组4人或6人,利用胶带和报纸制作成可以容纳全组成员的封闭式大圆环,然后迅速将圆环立起来,全组成员站到圆环上边走边滚动,用最短时间到达指定目的地为胜利者。这种以提高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兼具体能和实践的综合素质教育,激发了学生的个人潜能,培养了学生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树立了团队精神,增强了合作意识。
孙露老师开设的实践教学《介绍美丽家乡》,将学生按照不同地区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课后共同制作完成PPT,然后每组派一名同学上台进行介绍。同学们准备充分,通过简短的文字和漂亮的图片展示各自家乡的风土人情、家乡特色。这堂实践课,增长了同学们的知识,提高同学们了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整个课堂气氛活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门理论性超强的课程,与90后大学生的生活似乎有点远。思政理论教育室主任蔡颖便编写了一个“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情景短剧,并准备了简单的道具。学生六人一组,其中四人为演员,分饰“董事长”、“总经理”、“驻厂代表”、“工人”角色;两人为工作人员,一个担任“导演”、一个任摄影。艰涩的理论在表演中通俗易懂了,有的同学甚至根据自己的理解修改台词。
《大学生模拟“两会”代表提案》实践教学,让课堂上的同学处于唇枪舌剑中。
信息工程分院13机电4班张鹏小组《关于学校如何加强学生的消费观提案》,提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有同学说:“我们都节约了,不买东西了,那经济怎么发展?”经过讨论,大家达成共识:家庭生活的消费应该与国情和家庭收入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
建筑工程分院13工程造价7班宋剑小组提出《关于解决大学生毕业就业难提案》,提到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引起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多数同学对用人单位要求高提出不满,希望用人单位降低用人标准。问:“我有这个能力,用人单位为什么不录用我,而非要”211“高校,或本科、研究生文凭?”答:“你没有展示给用人单位,他怎么知道你能行?”问:“他不用我怎么知道我不行?”答:“用人单位面对这么多的求职者,只能先定一个标准,再从中择优,如果你是老板,你不是也会这么做吗?”
……
蔡颖站在一旁扮演着“导演”的角色,适时插话询问“推波助澜”,让学生一直处在兴奋的状态中。思想的碰撞引发了思考,抽象枯燥的理论课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同学们纷纷表示,“以往的思政课,呆板而枯燥,老师照本宣科以及单纯说教太多,我们真心喜欢这种上课方式,大赞!”
实践教学
让刻板的思政课面目一新
“在第一课堂而不是第二课堂,真正把思政实践教学纳入到课堂教学,在全省高职院校中我院是第一家,开创了省内实践教学课堂化的先河与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先河。”思政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部长洪旺元介绍道。
如何让“高大上”的思政课“接地气”,现代学院从2013年起就开始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实践教学改革分了两步走:2013年9月首先在大一新生中开展,2014年9月在大二年级全面铺开。
洪旺元多次带领思政课教学团队积极探讨实践教学的种种问题,力争使实践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坚持贴近学校发展目标、贴近高职学生学习现状、贴近课堂教学实际的“三贴近”原则,洪旺元领导的教学团队在摸索中达成了共识:实践教学要充分体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情况、新要求,反映社会现实的发展和时代特征,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文化层次和思想意识,选择适宜性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内容、形式、时间、规模上进行周密计划,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和不断深化。
科学制订实践性教学计划。在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对“思政课”的实践性教学均按要求做了严格的课时规定,保证实践性教学开足、开好。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7章内容,安排了7次实践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6个专题,安排了16次实践课。
多种形式有效组织课内实践性教学。思政实践课内容丰富多彩:如素质拓展、学生拟撰写“两会”代表提案,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形式(书法、绘画、填词、写诗等)展示自己的才艺,知识竞赛、理财报告、讲故事(我心目中的领袖)、环保参与、社会调研、视频访谈“中国梦.我的梦”等。思政实践课的形式学生乐于接受,如情景模拟、短剧表演,主题朗诵、演讲、研讨,PPT制作演示等,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主动性。
实践教学内容突出高职学生特色。实践课的内容“立足于”对理论知识的运用上,教会和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释自己身边的一些现象。其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实践教学的形式“立足于”多样性上,选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的实践性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与专业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轮流式专题”教学创新模式。根据每位教师的研究专长整合教学内容,设计专题,使任课教师能集中精力在所选择专题领域进行研究,精心地进行课堂设计,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课,成为本专题的“专家”。多人一课,在不同班级循环授课,使学生在同一个学期可以领略不同教师的讲课风采。
这种模式让学生有比较,老师有压力。“一学年下来,每个思政课老师给3000多名学生授课。老师不一定记得每个学生,但学生一定记得上课有特色的教师。”蔡颖感慨道,“现在备课,不光要备教材、备教法,更要备学生。”
立体多元
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
不再空洞说教,“教什么”和“怎么教”,实践教学让思政课建设找到了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立体化多元解读,现代学院的思政课“活”了起来。
在现代学院,思政课没有被边缘化。为了建设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课”,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单津辉说,用中国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就要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让学生入脑、入心,在学习中接受,在接受中感知,在感知中体验,在体验中践行。
为了充分发挥思政课的教学主渠道作用,强化“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现代学院制定了《关于实施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意见》,全面推进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单津辉亲自主持并编写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程》,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院重视与支持,为实践教学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提供了有力保障。
思政课考试不再是一张试卷。现代学院在改变教学模式的同时,也不断推进教学成绩评定方式的改革,改变了传统的纯理论考试,把实践课教学纳入到学生考核总评成绩中来,使实践教学成绩占到总成绩的30%。实践教学成绩评定方式的改革,激发了学生实践学习与参与的积极性,也更好地体现了思政课教学的规律与本质要求。
一次次的实践课,就是一个个展示的舞台。学生的学习参与性调动起来了,实践课上的精彩展示,赢得了掌声与赞扬,让他们信心倍增和鼓舞。思政课堂上,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听课率明显提高了,平均达到90%以上,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提高了,平均达94%以上。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推行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已经两年多了,思政的课教学效果得到很大的改观,思政课的课堂活跃了,学生受益了。今后学院还将继续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体师生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