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哥”讲故事思政课“很有味”
“今天我想给大家用我的亲身经历讲一堂课,我没有受过系统的思政课训练,但思政课对我们每个人来说身边感悟到的是最真实的。”张杰校长开门见山地说:“今天我们这堂课的题目是《我们的梦》,我要用45分钟的时间带大家来认识一下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党、我们的梦和我们的道路。”
4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光彪楼一楼报告厅。一堂普通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课上,正在授课的教师有点特别,他就是被学生们亲切称为“杰哥”的张杰校长。
“杰哥”在这堂课上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98年水灾与小女孩的故事
“我们都是中国人,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对我们的民族有足够的了解,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但一直到1998年有一件事情让我对我们的民族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张杰并没有从宏观的理论切入,而是为同学们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1998年我还在国外,这件事深深地打动了我。”张杰回忆说,当时爆发了一场洪灾,安徽有一个家庭,父亲在外打工,家里只有奶奶、妈妈,还有几个孩子。当时他们借着夜色在田埂上跑,洪水很快冲上来,水越涨越高。一个巨浪打来,把除了小女儿外的几个孩子都卷走了。妈妈在被卷走前,嘱咐小女儿好好照顾奶奶。洪水越来越大,奶奶好不容易把小孙女转移到一棵高一些的树上,刚刚将她顶到树桠,奶奶就被卷走了……奶奶临走时,叮嘱她:“等戴红五星的叔叔来救你!”村子不见了,奶奶不见了,四周只有无边的黑暗和咆哮的洪水。最后只有小姑娘得救了。她现在已经长大了,和那些救她的人一样,成为了一名公安战士,保护更多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重庆火锅店的故事
“我经常去重庆的一家火锅店,这家火锅店我挺喜欢,更加重要的是环境我很喜欢,里面所有的员工都非常快乐,后来我就很奇怪,有一次我跟他们经理聊天,为什么你的员工这么快乐?他说,这些员工们特别快乐而且都不跳槽,他们每个人工资都不高,为什么?其实很简单,员工发的工资只拿到一半,剩下的一半寄到他们家里去,所以他的父母亲不断地跟员工讲‘你们老板真好’”。
“这个其实在国外是不可想象的。在国外,一旦到了18岁,父母和孩子是独立的。同时,我们还有很多打工农民工,他们省吃俭用,省下钱来给父母”张杰说:“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什么?这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一个民族的特质,那就是尊老爱幼的文化、家庭观念使我们的民族有强大的凝聚力”。
除了这几则感人的故事,张杰还与同学们分享了“存粮防荒年”的故事,还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感受,阐述了中华民族重视教育、自强不息、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富有智慧等特质。
从交大办学使命讲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张杰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讲起,讲述了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讲述了交通大学开创伊始的历史重任,分析了中国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道路的历程,讲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张杰还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历代中央集体的领导下,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历程。
“梦想对于每个人至关重要,一个人若是缺失了梦想,就缺失了前进的动力,生活也会黯然失色;梦想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同样重要,梦想可以成为一个国家的信仰,引领这个国家的人共同向前发展谈到中国梦与个人梦”。
张杰谈到了美国梦与中国梦的区别、美国梦的困境、中国梦的前景,认为从狭义的生活层面上看,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差别不大,“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过去30多年中,至少已有超过美国人口总数的中国人实践了这样的梦。从政治层面看,中国梦和美国梦则存在很大差别。美国梦强调美国政治制度的安排,特别是美国人自己界定的民主、自由、人权等保证了生活版美国梦的实现,而中国梦则强调“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整体观,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最佳途径。
张杰还分享了政治力量、资本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动态平衡视角,比较分析了中国梦和美国梦的现状和前景。“中国梦实现的前景应该比美国梦实现的前景更加光明、精彩。现在中国梦已经深入人心”。张杰还以交通大学百岁老校长范绪箕的例子,勉励同学们珍惜青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针对张杰讲的中国梦,有同学提问“人的梦想会根据人在梦想实现的过程进行变化,中国梦是一个非常远大、非常有前瞻的梦想,它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是不是会适当地进行变化?”张杰坦承,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整个国家、民族相对而言对数字有特别地追求,所以曾经把梦想定得非常刚性。而中国梦的表达则追求的是每个人人生出彩的机会。“我们追求的是全体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追求的是一个世界一流的梦。”
世界读书日推荐书籍、布置课后作业
当天是世界的读书日,张杰最后为大家推荐两本书:《苦难辉煌》和《中国震撼》,并给大家留一个课后作业,希望同学们通过读书,思考“为什么中国不能全盘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并让同学们针对这个问题撰写一篇论文。
张杰还分享了一则大学书店的故事。“我们在座的很多同学都对交大的学友书店特别有感情,学友书店准备关门的时候,很多学生给我写信说:‘张校长救救学友书店,我们这样一个大学不能没有书店’”,张杰遗憾地说:“我和学校职能部门用了不少办法,试图挽留学友书店,但没有挽留住”。“但是我非常高兴的是,我们一批校友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现在在交大原来学友书店的旧址,又建了一个‘曦潮书店’”,张杰还为这家书店做起了“广告”:“昨天晚上我去看了这家书店,挺不错,希望大家支持。”
这样的“思政课”你喜欢吗?
事实上,校长“杰哥”走上讲台只是上海交大在思政课上的新探索之一。为增加课堂互动、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效果,上海交大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推出了“1+4”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学模式,即“1个多元组合教学团队+多课堂教学”的授课方式。今天的这堂思政课就是这一教学模式的成功实践。
据介绍,在这一教学模式中,不仅有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还包括校党委副书记朱健,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名师刘西拉、全国优秀教师施索华、华东师范大学教学名师王建新等构成的名师授课团队。他们的强强组合,使课程教学成为青年学子的思想盛宴:一方面,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思想交流,施索华创新了“多课堂教学”模式,将整个教学分为“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社会实践+网络教学”四个环节进行。
其中大班教学以教师授课为主,小班讨论由学生结合教学专题在课堂进行交流互动,课下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并依托网站将课堂教学的空间延伸至互联网;同时,跳出“教材”,将课程教学内容与大学生个人发展有机统一起来,“顺利完成从中学生活到大学生活的转变”等专题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增强了课程教学的感染力,使原本枯燥的思政课变得趣味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