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7月24日,人民网邀请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哲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员辛鸣做客理论频道,解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敬请关注![12:37]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收看人民网的视频访谈,7月23日,也就是昨天,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在北京举行,在这次开班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应该说,这次讲话是为迎接十八大胜利召开、统一全党思想所做的一次政治和思想动员。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在演播室第一时间邀请到了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哲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和研究员辛鸣作客我们的演播室,和我们大家一起来解读总书记重要的讲话精神,首先我们欢迎一下辛教授。教授您好。[14:34]
[辛鸣]:您好。[14:34]
[主持人]:这个研讨班开班第一时间,我们和网友们一起分析总书记这次讲话内容的深刻内涵。为什么总书记这次讲话放在十八大开始之前,胡锦涛总书记发表这次讲话是不是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14:36]
[辛鸣]:应该说,这次总书记在十八大前作这样一个重要讲话,它的重要意义可以概括为三句话,第一句话是统一思想的宣言书,大家知道,中国正处于大变革、大转型的阶段,中国社会日益多样化,社会形态多样化,社会群体多样化,我们不同的人,想法可能都不一样,社会思想活跃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如果思想活跃变得五花八门之后,也不利于统一凝聚共识。总书记这次讲话主要是统一全党乃至全国人民的思想,把大家的精力都集中在开好十八大,共同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统一到这一点上来。[14:37]
[辛鸣]:第二句话,科学发展的动员令。我们都知道,中国社会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了一点,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我们中国社会的发展就能取得重大成就,如果离开了科学发展,背离了科学发展,我们就会遇到挫折和困难,而且我们无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好,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好,还是建设文明富强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好,都需要坚持科学发展。所以,这次会议上,总书记通过讲话,特别突出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指导意义和指导作用,所以我们把这次讲话看成是中国社会未来走向科学发展、坚持科学发展的动员令。[14:38]
[辛鸣]:第三句话,治国理政的路线图。我们通过这次学习总书记的讲话可以看到,总书记讲话内容很丰富,涉及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等,我们称之为六大建设。这些方面,总书记都进行了深入、细致,而且是清晰系统的阐述,这些阐述为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以后,带领中国社会走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应该说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所以说,这次讲话是十八大以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社会治国理政的一个路线图。[14:38]
[主持人]:所以辛教授给的三点,就是宣言书、动员令和路线图,总书记的这次讲话突出强调了一些方面,他这次强调的是哪些方面?跟过去相比有没有什么新的提法?[14:39]
[辛鸣]:应该说这次总书记讲话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我也概括为三句话,第一句话:一面旗帜,三项成果。总书记重申了中国社会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在这面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取得了三大成果,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说这叫一面旗帜,三项成就,或者说三大成果。[14:40]
[辛鸣]:第二句话,总书记在里面特别突出强调了一项任务和三个更加,什么叫一项任务呢?就是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社会未来必须坚持的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而且为了贯彻落实这一重大艰巨的任务,又提出了三个更加,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措施和更加完善的制度来推进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的贯彻落实。[14:43]
[辛鸣]:第三句话,一以贯之,六大建设。我们注意到,在总书记的讲话中间,始终有一点特别强调,即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贯穿了总书记讲话的始终,也贯穿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始终。而且总书记特别强调,中国社会过去三十年取得的成就是靠改革开放,未来的发展也依然离不开改革开放,我们把它称之为一以贯之,以改革开放一以贯之中国社会的发展。这是总书记这次讲话中包含的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研究、认真深刻领会的基本理论。[14:43]
[辛鸣]:这些内容中间有没有新的东西?总书记讲话中提出了很多新的表述,这个表述在新闻通稿里大家的感受可能不太多,但是也有一些,比如特别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但是在这里我想给大家讲一个观点,我们固然学习讲话要去领会讲话中的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把讲话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其实有些东西我们看起来可能是我们过去经常提的、经常讲的,但是老观点重新重申,本身也反映了一种“新”,“新”并不意味着朝令夕改,一以贯之也是“新”,坚定不移也是“新”,对中国社会来说,应该说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后,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体系和制度,这些东西是中国社会未来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的战略思想和重大的制度体制,对于这些进一步的重申本身,就反映了我们面向未来的心态,所以我认为,这同样也是一种“新”。[14:43]
[主持人]:我们知道这次讲话中总书记提出了四个特色,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这四个特色的提出对于我们全面学习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没有什么重要意义呢?[14:44]
[辛鸣]:应该说这四个特色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的内涵讲清楚、讲明白、讲到位了。大家可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有这样一个感受,当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候,有很多群众包括一些干部感受到不太容易理解,好象这个特色有点讲不清,你说是特色就是特色了,是这样吗?其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是有很确定、很明晰、很系统的内容的,这个内容是什么?就是这次总书记讲的四大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什么叫实践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表现为实践形态,我们都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没有现成蓝本可以参照的,也就是说它没有蓝图,用毛主席的话说,“草鞋没样,边打边像”。我们这三十年来,或者再往前看,是六十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全部实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内容。什么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干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点上来说,就叫实践特色。[14:47]
[辛鸣]:什么叫理论特色?我们都知道,实践肯定要出道理的,中国特色六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既然有了道路了,不仅要中国道路,恐怕还要有中国道理,要把我们走的道路背后的理论依据,为什么这样做不那样做,把道理需要给大家讲清楚、讲明白,有了这些道理就可以更好地凝聚全国人民,让我们共同往前走,这叫我们的理论特色。这个理论特色里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们这个理论特色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跟中国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我们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紧密结合起来,所以大家可能会注意到,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呢?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这就叫我们的理论特色,一以贯之,一脉相承。[14:48]
[辛鸣]:民族特色,大家都明白,尽管社会主义是个普遍的、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一种自然的社会状态,但是普遍的社会主义体现在不同的国家,会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体现在不同的民族国家,会有不同的民族风格。我们可以大胆的假设,假如未来若干年以后,就算美国走到社会主义了,那么美国的社会主义肯定跟中国的社会主义不一样。我们不同民族有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行为模式,乃至于不同的思维理念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让我们的民族特色有了特有的内涵。我们谈民族特色,绝对不是囿于这么一个小圈子,老舍先生曾经说过,“越是民族性,越具有世界性”,我们这个民族特色里始终是一种更加包容的姿态,把社会主义的普遍理论包含起来。[14:48]
[辛鸣]:时代特色,这就不用说了,一百五十年前的社会主义跟今天的社会主义,肯定有不同的内容,甚至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形态,因为无论是科技进步也好还是物质财富的增加也好,都会让我们的社会主义形态呈现出新的特色来,这就叫时代特色,所以社会主义也需要与时俱进。[14:49]
[主持人]:我们知道这次总书记的讲话中也特别强调了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他在当中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我们必须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和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这句话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对于科学发展观是不是应该有新的认识了?[14:49]
[辛鸣]:应该说,总书记的这番讲话是有着很明确的针对性的。针对性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科学发展观在中国提出来已经九年多时间了,这九年来从中央到各级党员干部乃至普通群众,对科学发展观都是认真学习、深入领会的。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客观事实,就是科学发展观并没有真正在中国社会上全方位生根,我一定要强调这个全方位生根,而且科学发展也没有真正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全部内涵。这就说明什么?说明中国社会的发展还没有真正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为什么有这样一个好的理论,而且中央又重视,党员干部又学习,可是我们在实践中并没有真正贯彻落实下去呢?或者说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呢?这里面就有一个客观的现实问题,就是我们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自觉性和坚定性方面还有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地方,我们中国社会在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还有一些措施政策需要进行调整和部署,我们中国社会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些体制机制保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配套。比如说,为什么我们要有更加坚定的决心呢?就是现在有相当的一部分干部群众,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候,还是有点三心二意,至少是有点不坚决。为什么不坚决?我们都知道,过去这么多年来,一些不科学的发展方式,应该说也给我们一些群体和一些地区带来了发展的成果和实惠,尽管就全范围来看,或者更长远的历史背景来看,这种发展方式迟早要结苦果的,得不偿失的。但是就是这么短的时间段来说,这种发展也是能有收益的。所以我们有一些地方和一些干部群众就囿于眼前的收益,不愿意落实科学发展观,表现出来的就是决心不坚定。[14:51]
[辛鸣]:还比如,我们的科学发展观在贯彻落实过程中间,实事求是讲,我们过去把科学发展观当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针,或者尽管我们也提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的战略思想,但是由于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地位还没有提到相应的层面,所以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间也客观存在一种情形,就算我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你把我也无可奈何,也没有犯什么大错误,我为什么要贯彻落实呢?怎么办呢?就是总书记讲的第二句话,要更加有力的措施,什么措施呢?就是在党的十八大上,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变成我们中国社会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当它成为指导思想的时候,在中国会的贯彻落实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效果也就完全不一样了。[14:54]
[辛鸣]:第三点,更加完善的制度。我们都知道,就算我们决心再坚决,我们的举措再有力,但是科学发展观的落实需要一系列的体制机制的配套。比如我们可以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像我们领导干部的政绩观,现在很多领导干部不坚持科学发展,因为他想追求政绩。而我们现在这种政绩考评体系也好、政绩考评机制也好,你只要给我赚来钱,只要把经济总量做上去,你只要把高楼大厦盖起来,我就让你到更重要的岗位去工作。这样一种政治导向,就让很多干部认为我不坚持科学发展,也能不断进步,那么我还坚持干吗呢?这就是我们政绩考核评价体制要改革。[14:54]
[辛鸣]:还比如,有很多地方,尽管我们强调要科学发展,可是还有很多市长、省长总希望在本地区搞更多的工业、上更多的大项目,因为在目前的财税体制下,他们地方政府只有上项目、上大工业,地方政府财政上才能有收入。所以为什么我们老说要扩大内需,启动消费,老启动不了呢?你消费不产生地方政府的财税收入,他当然就没有积极性了,我们能不能进行一系列制度体系的安排,通过改变财税体制,让地方政府在坚持科学发展,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方面也能有财政收入,自然而然就会把发展轨道转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了。所以我们说,认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么一个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要靠这三个更加落实。[14:55]
[主持人]:我们知道这次总书记讲话当中,一直在强调改革开放,他的原文是这样说的,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们过去三十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总书记为什么要再次重申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是不是也有它特殊的意义?[14:55]
[辛鸣]:就像总书记讲的,中国社会过去三十年的发展,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中国,甚至可以把这句话再往前讲,没有改革开放,就不能发展中国,就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所以我们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和人民发展党和人民事业的强大的动力,就在于这一点。我们强调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我们三十年来经验的总结和实践的证明,但是为什么我们今天再要重申呢?就是因为我们实事求是讲,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目前由于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间,改革不可能完美,难免会有一些缺陷或者不足之处,这些不完美、缺陷和不足之处就让干部群众产生了一种怀疑心理和否定心理,你看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问题,比如贫富差距也好、环境污染也好、资源浪费也好,包括腐败现象也好,尽管我们说这些问题不是因为改革开放带来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它也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间出现的,而且有很多现象是跟改革开放中一些做法的不规范、不科学有着直接关联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确实就有很多群众开始怀念过去的做法,甚至有一种说法,希望改革停下来,有个地方的老百姓说,“改革停下来,我们要下车,我们不改革了”。但是我们要记住,改革本身不可能完美,改革肯定会有缺陷、有弊病,但是中国今天的社会,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停滞和倒退没有出路,总书记重申这次改革开放,而且要把改革开放贯穿中国社会发展的始终,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就是把怀疑改革开放、质疑改革开放乃至否定改革开放的心态和情绪彻底扭转过来。[14:56]
[辛鸣]:当然,我们讲这一点的时候,也一定再往前讲一步,尽管我们说改革不可能玩虚,改革确确实实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们一定要重视改革开放过程中间出现的问题,我们不能把改革开放中间出现的问题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这样的话,就真会让群众对我们的改革失望的。所以我们怎么办?要想真正坚持改革开放,对于今天的中国社会来说,恐怕我们要确立起科学的改革观,就像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有科学发展观似的,中国社会的深化改革也需要有科学的改革观。什么叫科学的改革观?就是我们要解决一些涉及到中国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比如说,我们的改革,为什么改革?我们是为改革而改革呢还是有明确的价值指向,我们是为了人民改革。如果说我们的改革不能给人民群众带来物质生活的改善和各方面的发展,这样的改革又有什么意义呢?[14:57]
[辛鸣]:还有改革的辩证法。我们讲改革,用小平同志话讲,叫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也就是说,我们的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完善,它不是推倒重来,不是否定掉社会主义制度。所以我们的改革既要改掉过去的一些不好的做法,不好的行为和不好的模式,但是又要把我们一些基本的好东西、好原则、好目标保持住,既要改,又要守住根本。如果说我们改了半天之后,把根本给丢掉了,中国改革了半天,把社会主义给丢掉了,那我们还改什么?什么叫改革的辩证法呢?我们既要看到必须改的东西,又要看到必须坚持和保留的东西。而且对于今天的中国社会来说,看到一些坚持和保留的东西比片面强调“改”更加有意义。[15:01]
[主持人]:在现今的中国社会辩证的看改革开放是非常重要的。[15:01]
[辛鸣]:对,只要我们真正做到这一点,我们就相信,改革开放就能给中国社会带来额更加美好的明天,能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相信不会有人会否定改革,自然的我们的改革开放就会真正深入坚持下去了。[15:02]
[主持人]:谢谢辛教授。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总书记讲话中的新的提法,刚才您总体介绍的时候也提到了生态文明建设,这的确是这次总书记讲话当中着重强调的,对于大众来说是一种新的提法,您给我们分析一下如何理解生态文明建设。[15:02]
[辛鸣]:确实,生态文明建设应该说是这次总书记讲话里面比较新的内容,虽然十七大报告里面已经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论述,但是这次总书记这么浓墨重彩地论述生态文明建设,还是有明确的指向。我个人感觉到,现在有一些同志把生态建设跟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合并起来讲,我个人感觉到,这个合并可能有点不太准确。我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是什么呢?它是为了服务于这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一种重大的建设保障。所以我个人更愿意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看成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保障,这个保障里面又分成两个层面,生态文明建设,我个人感觉主要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要求而作出的重要论述。什么叫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要求呢?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过分地消耗资源、破坏环境、掠夺自然来获得人类社会的发展,这样的发展迟早要吞下难咽的苦果的,而且这样的发展也是不能持续的。世界上很多国家,在过去工业化过程中间,变得空气污染,城市混乱,资源枯竭,今天的中国社会,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这样的苗头和征兆,怎么办?我们要通过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建设的始终,让我们所有的建设都实现人欲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发展就会呈现新的形态。[15:03]
[辛鸣]:第二点,随着现代世界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在逐渐改变和提升,现在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已经开始对破坏资源、破坏环境的发展成果有一种拒绝的态度,比如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间,你发展的产品是通过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做出来的,在国际市场上就会抵制,人家就不买你的东西,你生产出来之后就卖不出去,生态文明建设背后其实跟当今世界发展的三大发展模式有关系,第一叫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清洁发展,跟这些发展是紧密联系的。所以我们说,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其实就是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的认知。我还想多往前讲一句话,很多同志说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建设的一个崭新提法,我说是新提法不假,如果说是崭新的提法,我个人认为不太准确。生态文明建设其实是我们中国社会文明发展模式的一种现代体现,什么意思呢?中国社会,中国传统文明讲天人合一,讲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以在中国文明发展过程中间,一直有一种很好的传统,就是我们人与自然是和谐相处的,人在自然之间获得了自身发展需要的一些条件,又通过人本发展促进自然环境更加美好和更加良性,这种状况跟现代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方式相比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其实生态文明建设更深层意义上来说,它反映了一种文明新形态。这就说明什么呢?说明中国社会的发展,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绝对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它其实最终是一种新文明形态的发展。所以我们说,中国社会为世界不仅贡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且还贡献了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这种文明形态就是把中国传统灿烂文明和现代文明发展的成果有机结合起来之后的一种新形态。[15:03]
[主持人]: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称。我们知道,总书记这次讲话中也把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形式做了一个判断,他提出要继续建设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出了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的判断,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且指明了方向,在党建工作方面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呢?[15:05]
[辛鸣]:党代会报告肯定是党的建设中很重要的内容,就像刚才讲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的四大建设,要有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之一,党的建设是第二大保障。它保障什么呢?保障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自身能否在未来更好地带领中国社会往前走,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的问题。应该说,这次总书记讲话里特别强调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我们都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个九十年的大党了,而且是八千二百六十多万人的老党、大党,历史悠久,人数众多,这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和优势。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们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历史也告诉我们,我们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的执政目标和执政任务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或者我们把它用规范的话说,叫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过去是在一种封闭的环境下搞建设,现在我们是在开放的环境下搞建设。过去我们是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搞建设,现在我们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搞建设。过去我们主要是带领人民夺取国家政权,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现在是要通过更好的发展建设,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当家作主。所有这些都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共产党的党员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十八大的召开,我们会越来越看清楚,应该说我们建国以前出生的党员干部基本上已经退出了主干线,最近刚刚中组部的报告显示,现在新入党的党员中间,三十五岁以下的青年占了接近百分之四十。这种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必须要实现一种新的转变,无论是执政方式还是建设也好,还是党的运行模式也好,都需要有变化。怎么变?这就是这次总书记讲话中提到的,要通过加强五大建设,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要把我们这个政党建设好,让我们这个政党能更加有能力,更加有资格,带领中国社会往前走。[15:06]
[主持人]:教授,刚刚您主要是给我们解读了总书记重要讲话中间的一些内容,我们最后也想提出这样一个想法,我们知道总书记讲话当中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都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方针,对于广大的基层群众和基层干部来讲,我们应该如何落实这些思想,如何深刻领会讲话的内涵?如果从基层的人来讲,我们应该如何做起?[15:07]
[辛鸣]:其实如何落实很简单,就三句话,六个字,第一,真学,我们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学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真学进去,学明白,总书记讲了什么,为什么这样讲?要下工夫去学,只有学,我们才知道该去做什么。[15:09]
[辛鸣]:第二,真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间,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践,结合我们具体的工作,结合我们未来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地理解总书记讲话的深刻内容,不能仅仅就文字到文字,就理论到理论,就报告到报告,而是把文字、理论、报告与我们的日常工作、与我们的发展实践,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明白,为什么总书记这样讲,而不那样讲,为什么总书记要强调这些内容而不强调那些内容,为什么总书记讲了很多我们认为已经不太新鲜的话,但是总书记还是这样不厌其烦的讲,就是因为这些问题、这些观点对于中国社会来说太重要、太至关紧要了,这就叫真懂,这个懂必须是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懂。最后落到真用,学理论为什么,不是为学而学,也不是为了学理论把自己打扮成理论家、知识分子,而是要把理论变为行动指南,所以一定要把所学的内容体现到每一个党员干部工作实践发展中,做到真懂真懂真用的时候,总书记讲话的贯彻落实就是一个自然的水到渠成的过程。[15:09]
[主持人]:非常感谢今天辛鸣教授第一时间作客我们演播室,和大家解读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我相信,我们只有做到慢慢地真学、真懂,最后才能做到真用,这应该是个水到渠成的过程。非常感谢辛鸣教授,谢谢您。[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