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栏
信息动态
时政要闻
他山之石
资料下载
 

立德树人 高校辅导员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

2010年04月06日 11:07 佚名 点击:[]

——高校优秀辅导员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登

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分会联合组织的“立德树人——高校优秀辅导员先进事迹报告团”日前在京举行首场报告会。如今,报告团正在沈阳、南京、上海、南昌、长沙等5个城市的高校作巡回报告。

高校优秀辅导员先进事迹报告团5位成员集中宣讲了辅导员的责任心、爱心、细心和耐心,展现了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崇高情怀,感动了到场的辅导员同行。

■北京交通大学辅导员孙慧环

■湖南科技大学辅导员皇晓东

■新疆医科大学辅导员 马德尼也提·穆巴拉克

■上海师范大学辅导员 孙雅艳

■沈阳建筑大学辅导员 代岩岩

让每一滴水珠都闪烁太阳的光辉

■北京交通大学辅导员 孙慧环

1998年9月,我满怀激动与不安迎来了第一批学生,从那时起,我和辅导员工作就结下了不解之缘。12年来已经带过1200多名学生。我觉得,和学生在一起是最快乐的事情,让学生最大程度受益、让每一滴水珠都闪烁太阳的光辉是辅导员的最大成就和最高荣誉。

作为一名辅导员,要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必须用心帮助每一个学生,绝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至今,我仍清楚地记得2001级法律1班一名学生的特殊经历。该生在中学时非常优秀,高中就加入了党组织。刚进入大学时,由于没能如愿读上自己喜欢的专业,她产生了厌学情绪,家长也希望学校给孩子转专业。针对这种情况,我和这位同学进行了多次长谈,同时邀请专业课教师给她讲法学专业的发展前景,请优秀毕业生、高年级学生和她交流工作、学习的体会,就这样逐渐化解了她对专业的不满情绪。在她4年的学习、生活中,我还时时关注她的情况并加以引导。毕业时,这位同学不但出色地完成了班级团支部书记、入党联系人等工作,还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法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在工作中,我还养成了一个习惯,即适时整理“特别档案”,这份档案里记录着每一个违纪受处分学生的成长历程。为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我会定期与他们进行深度谈话,并将交流思想动态和鼓励学生进步作为中心话题,绝不“老生常谈”他们犯过的错误。如果说有什么“特别的爱给特殊学生”的话,那就是,我会因人而异地为特殊学生设计“成长绿色通道”,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事实证明,我努力的效果是明显的:每一名受处分的学生后来都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有9名同学因为表现突出,还获得了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我的学生中还有一个特殊群体——文体特长生。他们各有所长又个性鲜明。为了达到寓教于无形的目的,针对英语和法律专业的特点,我精心设计了外语晚会、模拟法庭、体育文化节等活动。在轻松的氛围里,他们不仅展示了特长和才华,还体会到专业学习的乐趣。我们不知不觉成为了朋友,他们有了心里话也特别愿意和我说,我说的话他们也更容易听进去了。

辅导员工作的舞台是宽广的,我们不仅应该做好校内学生工作,也可以而且能够在祖国需要的时候走出校园、率先垂范,抓住契机与学生共成长。2007年5月,经过重重考核,我有幸成为北京奥组委奥林匹克公园北区场馆群的观众服务经理。面对庞大的志愿者队伍,千头万绪的工作任务,如何严密组织、有效运转起来,这是对我莫大的考验。但我坚信:多年辅导员工作的积累一定能帮我克服一切困难!面对每一名学生志愿者,我始终提醒自己:只要跟学生们在一起,我就是他们的辅导员。

奥运志愿服务时间跨度长、内容又很枯燥,我所在的场馆,露天工作岗位高达80%以上。为了使志愿者能够始终保持激情与活力,我从志愿者选拔开始,认真记录下了每一名志愿者的特点,并为他们安排了相应的工作岗位。随后,我组织了志愿者专业技能培训,并在志愿者的管理协调、思想引导、情感沟通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今天,奥运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历史,但那段宝贵的经历足以让我们珍藏一生。正如一位学生志愿者所说,“我们只是种下了一片绿色,却得到了整个春天”。正因为北京奥运,让我和我的学生们在志愿服务中体验了快速成长,学会了“不抛弃不放弃”的团队精神,进一步激发了爱国爱党热情,也更加懂得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我也愈发坚信:只要心中有学生,就可以时时传递爱,处处能育人。

辅导员的工作往往是琐碎而平凡的,但正是日常点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引导着学生的成长方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所在的学院是学校中学生人数最少的,可每年主动要求到西部、到基层工作的毕业生的比例却是各院系中最高的。

回首过去的12年,在辅导员岗位上一路走来,我有过浅尝甘霖的欣喜,也有过屡遭挫折的痛楚,有过日常事务的奔波与劳累,也有过大事难事的考验与洗礼。其间,是学生的信任给了我信心,是领导关切的话语给了我勇气,是同事无私的支持给了我力量,让我勇敢地去战胜一切困难,去体验立德树人的真谛。12年来,我所带的班级涌现出了1个全国先进班集体、7个北京市先进班集体以及8个北京市先锋杯团支部。

我庆幸自己是一名辅导员,能够陪伴学生度过人生最珍贵的4年时光。辅导员工作是辛苦的,但不管多苦多累都不会改变我对辅导员工作的热爱。因为,正是这份工作让每一个学生拥有了更加美好的青春,正是这份工作让每一滴水珠都闪烁出太阳的光辉!

做大学生就业的“导航员”

■湖南科技大学辅导员 皇晓东

30年前,大学毕业后,我成为原湘潭工学院的一名任课教师。12年前,我主动申请担任学生辅导员。很多人劝我,“这么大年纪了,还当什么辅导员?学生事无巨细都会找你,很麻烦的”。我的回答很简单:“没办法,就是喜欢和学生在一起。”我也曾经无数次地问自己:“辅导员最大的快乐和幸福是什么?”12年之后,我越来越觉得,学生的成功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是对我努力工作的最大奖赏。

辅导员要做好工作,必须爱学生,对学生有感情。我有孩子,就希望老师把我的孩子当成他自己的孩子。将心比心,我经常告诉自己要以一颗慈父般的心去关爱周围的每一个学生。所以,我对学生严格要求但从不发脾气,还经常以各种方式鼓励他们;学生思想有困惑,我像朋友一样跟他们促膝谈心;学生生病,我及时送他们去医院;学生住院,我和妻子一起为他们熬药、煮稀饭。每当冬天来临,我逐间宿舍检查,发现学生衣服、被子单薄,就把自己的衣被拿给他们;学生生活有困难,就拿出微薄的工资给他们做生活费;逢年过节,还把没回家的学生请到家里吃年夜饭。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就是为了让他们的父母放心,为了让他们成长为国家的有用之才,这是每一名辅导员的心愿。

我知道,父母送子女上大学,就是希望他们毕业时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就业是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是关系到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发展前途的实际问题。作为老师,就应该帮助他们。因此,我把帮助大学生就业作为工作的重点,主动要求负责学院的就业工作。为了做好大学生就业的“导航员”,我一方面通过日常工作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他们在学好专业的基础上全面发展,成长为国家和社会所需的人才;另一方面,尽最大努力搜集就业信息,帮助学生联系就业单位。这些年,我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参加了几百场招聘会,走访了500多家用人单位,用真诚打动他们。通过我和其他老师的共同努力,先后帮助4000多名学生顺利就业。近几年,我所在的土木工程学院的就业率一直都在90%以上,在全校各学院中领先。

别人老问我,给学生找工作,有什么“诀窍”?我说,就是要舍得“磨”和“跑”。只要听到哪里有招聘会,我就会马上赶过去,连探亲访友的机会也不放过。每一场招聘会上,我都会将学校的资料、学生的简历攥在手里。展台前、电梯口、饭桌上,都是我推荐学生的场所。我经常在一个个展台间来回穿梭,挨个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有一次,甘肃某高校举办铁路系统招聘会,我听到消息,提着两大包资料连夜赶了过去,并逐个敲开招聘单位的门推荐学生。铁路系统的同志刚开始还以为我是在为自己的孩子找工作,后来得知我千里迢迢只为学生,都被感动了,纷纷答应来威尼斯官网参加毕业生供需见面会。这些年,他们年年都来威尼斯官网招聘毕业生。

多年来从事学生就业工作,我还真的总结出一些“诀窍”。首先,要了解学生,也要研究用人单位的需求,这样才能把合适的学生推荐到适合的岗位上。学生一入学,我就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朝夕相处。4年过去了,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兴趣、爱好,心里基本都有一个底。所以,在推荐的时候,总能与用人单位一拍即合。曾经有一个学生专业成绩不太理想,毕业时找了几家单位都被拒之门外,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我分析,这个学生虽然专业不算太优秀,但是计算机水平不错,而且人品也好。正好有家企业的网站需要这样的人,这个学生完全可以帮他们把网站管理好。我通过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得到了他们的认同,顺利地签订了就业协议。

做好学生就业工作的另一个“诀窍”,是编织学生就业资源网。一方面我不断拓展就业渠道。我的包里,有用人单位的名片五大本、上千张。我每年给用人单位发函200多封,还通过电话、网络、短信等各种方式,密切关注就业动向,收集就业信息。每年收发的有关就业信息和学生的问候短信6000多条。另一方面,我还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帮学生找工作。现在,很多行业、很多单位都有我帮助过的学生。受我的影响,这些学生也都积极主动地帮助学弟学妹们联系就业单位。

我之所以这样东奔西跑,不辞辛苦,是因为我爱学生。辅导员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终结点,毫无疑问地都集中在一个大大的“爱”字上。令我感动的是,学生也爱我。他们在信中、留言簿上、手机短信里亲切地称我父亲、老师爸爸,落款是您的女儿、儿子、永远的学生;我有3个qq号,99个qq群,3000多个qq好友,每天都有学生问好,平时学生一有什么喜事,都会打电话、发信息告诉我;一有就业信息,就会马上联系我;在外出差,经常有学生大老远来看我。天气凉了,有学生发短信提醒我添加衣服;逢年过节,学生会抢着打电话、发短信问候我。学生这样爱我,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我对做好辅导员工作的最大体会就是以“五心”赢“五心”,即用自己的热心、爱心、细心、诚心和责任心,赢得:学生找到工作,学生安心;子女有了工作,家长放心;用人单位招到了合适的人才,单位称心;学校就业率高,学校省心;我自己呢,非常开心。爱生在心,助生立业,正是我快乐和幸福的源泉!

点燃智慧育英才 学习创新做良师

■沈阳建筑大学辅导员 代岩岩

2000年,大学毕业的我主动向学校申请留校担任辅导员,当时想法很简单:希望能够与学生分享我大学的得失,引导他们更好更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10年来,我踏踏实实做好辅导员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我看来,在辅导员这片土地上耕耘,要想获得丰收,需要挥洒的不仅仅是辛勤的汗水,还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理念,注重提升自我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对辅导员工作的新要求。

勤于观察学生细节,善于换位思考,是我做辅导员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我始终认为“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成长的差异”。工作中,我一直真心地把每一个学生当成亲人来看,注重观察学生的特点,发掘学生的潜质,及时肯定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我带过的学生前后有六七百人,不管是哪一届的学生,我都能够清楚地记得他们的名字。因为我知道,能够在见面的第一时间内叫出学生的名字,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激励,能够使他们产生被关注的幸福感。平时我喜欢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和他们一同学习,一同劳动,一同郊游,一同锻炼,看他们写的自传,到学生家走访,努力了解每一位学生。

密切联系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是我做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方法。针对大学生全面“触网”的现状,网络平台成为我开展工作的重要阵地,通过qq、msn、飞信等网络聊天工具,我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成为学生们无时不在、无话不说的朋友。

加强思想引导,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我做辅导员工作的目标追求。我常常听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说,不知道现在该忙什么、不知道将来能做什么。我想,学生的迷茫主要来自于对未来的不确定。为此,我着重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意识、诚信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主动了解社会需求,让他们成长为适应社会的人才。我先后带领学院团委学生骨干设计开展了“雷锋精神永驻建大”、“大学生讲坛”、“名师有约”、“吾行吾感社会链接平台”、“大学生kab创新创业平台”等活动。其中,“大学生讲坛”活动已经在学校开展了3年多,先后有20余位学生走上讲台,畅谈他们的兴趣爱好、对社会热点和大学生活的认知和感悟。“吾行吾感社会链接平台”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常规性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自主联系企业参观实践,目前已经开展20余期,参与人数达千余人。“名师有约”支持学生采访学校名师,在与名师分享成长经历的过程中,学生们深受触动。指导学生团队参加社会实践、创业计划大赛、科技学术作品大赛,获得国家级奖项5项,学生社团也多次获评全国十佳百强社团。

在做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我还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每年我都要给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就业与创业指导》、《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等课程,累计近100学时,并将辅导员工作的体会、思考和经验等运用于课堂教学。我认识到只有让学生在“做中学”才是最有效的教育,在创业教育的互动式课堂上,我采取的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商业游戏、头脑风暴等教学形式,深受学生喜欢。该课程的推广被全校学生投票选为2008年度校园十件大事之一。我还将心理学的团体辅导和创业教育相融合,在新生班级中以团体训练的模式开展班会,并对学校的新生辅导员进行培训,收到很好的效果。我还在课余不断进行研究,先后撰写了3万多字的项目自评报告,帮助学校获得了共青团中央颁发的“kab创业教育基地”和辽宁省创业教育示范校的称号,我自己也成为该项目全国38位培训师之一。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我深知,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的工作,必须坚持自觉加强业务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持续的学习和深造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新的教育理念,让我明白了立德树人的重大意义,同时也教会了我如何利用工作开展实证研究,所有这些使得我在科研方面有所收获,除了发表论文、主持课题外,我还获得了学校教学成果奖两项。我平时喜欢看书,与同事和学生相互推荐读书,并与他们分享学习的心得与快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还利用假期到各地走访,采集图片、影像和文字等,返校后将其整理成为课堂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手鲜活材料,既充实提高了自己,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开辟了教育的新途径。

10年光阴,有苦有乐。对我来说,做辅导员最大的收获,来自学生:平常的问候、节日的祝福,课堂教学的掌声、课外活动的欢笑,面对面的促膝倾心、虚拟空间的实时互动,入校时的腼腆点头、离校时的含泪拥抱……一点一滴都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从学生的成长与感激中,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辅导员,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印在学生心里,成为他们记忆中的一部分。每念及此,我心头的关爱与责任感更加强烈、心灵也愈加充实。我为自己是一名辅导员而感到无尚光荣,我愿意在辅导员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继续培育英才、演绎精彩!

穿起民族团结的同心圆

■新疆医科大学辅导员 马德尼也提·穆巴拉克

我出生在新疆阿勒泰山区一个哈萨克族普通牧民家庭,1995年从西安医科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当外科医生的优厚待遇,到新疆医科大学做学生辅导员,至今已经15年了。

15年来,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辅导员,其工作之艰辛、责任之重大。我们肩负的使命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反分裂教育。辅导员必须时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带领学生走正确的路,尤其是面临重大突发事件时,更要坚强而智慧地予以应对,并尽最大努力保护和引导学生。

大家都知道,去年乌鲁木齐发生了震惊中外的“7·5事件”。就在7月5号上午,我接到紧急通知:乌鲁木齐人民广场将有学生参与游行。那一刻,我心头不禁一震,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我立刻意识到:这是一次没有硝烟的战斗!此时此刻,辅导员应该挺身而出!

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要迅速摸清情况。我立即召开班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稳定学生情绪后,和几名辅导员以最快的速度赶往事发现场,经过数小时的认真搜索,逐一辨认,确认威尼斯官网没有一名学生在现场,才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到学校。当时我刚刚做过手术,行动极为不便,快速的长途行走让我疼痛难忍,汗水浸透了衣衫。但为了保证全院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思想稳定,我连续两天没合眼,做了大量细致耐心的工作。

危机时刻是对辅导员最大的考验。7月7日下午,有游行队伍经过学校门口时和校内学生发生冲突,情况万分紧急。我和同事们一起不顾自身安危阻挡游行队伍进入校园,硬是支撑了两个多小时,守住了校门,避免了正面冲突。我的胳膊被玻璃划伤了,流了很多血,但我的学生没有一个受到伤害。此时此刻,我的母亲、孩子也处在恐惧之中,希望得到我的安慰与保护,但他们却没有给我打过一个电话,因为他们理解我的工作,知道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去做。

平息事态更要平静心态。为此,7月5日晚上,我就开始走访每一个学生,和他们谈心,以便及早发现问题。谈话过程中,一名即将毕业的少数民族男生引起我的注意,他的父亲早已去世,母亲独自一人抚养4个孩子上学,一家五口主要靠政府救济维持生活。即将毕业的他还没有找到工作,压力很大。为帮他调整情绪,我每天早晚都专门抽出时间带他去吃饭,陪他聊天。同时,我多方打听,帮他联系了3家单位,在一次次心与心的沟通中,他逐渐走出低谷,最终在一家民营医院就业。后来,这个学生对我说,老师,是您给了我希望,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您!

面对危机,更要化解危机。危机事件往往能暴露出一些平日不太容易发现的问题,此时要抓住时机,加强教育。“7·5事件”后的20多天里,我一直吃住在办公室,每天凌晨4点休息,早上7点再到学生生活区巡逻,查看学生情况,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和实际问题。我告诉学生:“不要怕,相信老师,我和你们在一起,我会保护你们的。”短短几句话带给学生无限的鼓励和温暖。暑假时,事态刚刚平息,但情况复杂多变,我主动要求护送学生返乡,在途中抓紧点滴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鼓励他们在暑假期间人人争当民族团结的宣讲员。把他们安全送回家后,我又打电话回访他们的暑期生活。那段时间,我每天要打几百个电话,直到嗓子红肿得说不出话来。

“越是危难之时越见真情,越是关键之时越是一家人”,这是“7·5事件”发生后我们和学生共同的心声。“不要怕,我和你们在一起”,则是特殊时期特殊事件中辅导员的工作写照。“辅导员”这3个平日里看似平凡的字眼,在这一刻显得更加伟大与崇高。虽然我没有选择当外科医生,但我同样用另一种方式在“救死扶伤”。学生的安危和稳定,需要我们辅导员用爱心筑起坚实的铜墙铁壁,任谁也攻不破,推不倒!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我们能维护校园稳定,主要是得益于日常点滴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学院1000多名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60%。民族传统、生活习惯等客观因素,使得学生间的思想差异相对较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也较大。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为了缩短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真正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我经常在学生下晚自习后,来到宿舍和他们谈心,晚了就睡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在我办公室里,有满满一抽屉学生工作记录本,上面记满了每个月我重点谈心的学生姓名和谈话后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了这些详尽的第一手资料,我就能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及时走出困境,更好地学习生活。

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已经自然而然地成为联结各族学生的一条纽带。我经常策划一些诸如学跳新疆舞、教维吾尔医用语言、打太极拳、跳健美操等学生喜闻乐学的活动;暑假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经常带领学生到烈士陵园、科技馆,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们的眼界更加开阔了,思想更加活跃了,爱国的信念也更加坚定了。

15年间,我放弃了求学深造和到其他岗位任职的机会,也遇到过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一想到那么多学生的成长需要我引领,一想到危难时刻那充满恐惧和期待的目光,一想到各民族学生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我的内心就充满了力量。因为,我热爱这个岗位,我喜欢听学生叫我一声“导员儿”。

相伴相学 我爱我生

■上海师范大学辅导员 孙雅艳

6年前,刚刚走上辅导员岗位的我,面对那146张陌生的面孔,感到手足无措。我所带的学生,来自多个省市和不同背景的家庭,学生和老师之间仿佛隔着一层不太透明的膜儿,在1∶146的情况下,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怎样才能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帮上一把?我感到困惑,我反复思索。

在读大学前,我曾在农村教过小学,那段经历给了我启发。那时我经常上完课就随学生去家访。家长、孩子与我无话不谈,那种默契使教育变得很亲近、很轻松。后来,我又到广西百色市坤平初中开展支教服务,一年里我走访了全乡18个村52个屯的300多名学生家庭。虽然现在面对的教育对象不同了,但我相信那些使人信赖、令人亲近的教育方式应该是共通的。于是我决定将“家访”列入自己的工作日程,走进学生心灵就从走近学生家庭开始吧。

在学生们的支持和协助下,我制订了“家访路线图”,开始上路了。我利用下班之余和节假日走遍了上海市区和郊县的大街小巷。跑得远时,一天只能去一个远郊学生的家;跑得多时,一天要走六七家。有时和家长聊得兴起,乘夜线回学校也是常事。就在这样并不顺畅的摸索中,我走访了上海大部分学生的家,足迹还逐渐延伸到上海周边的城市。为了不麻烦学生家长,也为了节省时间、多跑几家,我每次都自带干粮,饿了就在公交车上啃两口。

虽然家访之路漫长而又艰辛,但我的感触和收获是巨大的。在一个女生家中,我听到了她这样的叹息:“老师,你如果早一些来,就更好了。”这是一个很内向的学生,在学校经常感觉自己不被别人理解,不受老师关注。而走进她的生活,我才发现,这个文静的女孩视唱歌如生命,能够学习声乐是与父母抗争了6年的结果,而且她多才多艺,特别擅长中国画和工笔画。“老师,你如果早点发现我绘画上的能力,也许能支持我多参与些学院的宣传工作,让大家多了解我。”她的话让我愧疚不已。每多走访一个学生家庭,就又多了解了一个学生成长的故事;多踏上一条家访路线,就多了解一处学生的生活环境。

我开始反省自己的工作:以前我总觉得学生对老师不够亲近,是学生的问题,却很少问自己是否尽了最大努力去理解他们、走近他们。这样的反思不断涌现,促使我拿起笔记录下那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记录下那点点滴滴的走访心得。就这样,密密麻麻的公交线路图和一个个家访故事集成了7万多字的《走近学生》家访手记。写作手记的过程,也让我的辅导员工作打开了新的思路。更为重要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家访让我体会到,辅导员只有以学生为中心,才能把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

家访让我体验到了沟通的教育价值,也让我产生了与学生直接进行心灵沟通的设想。我开始认真研究我的学生,我发现:这些与自己年龄相差无几的大学生,虽然个性独立、自我意识强,但其实内心很期待获得他人的肯定。我想,保护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其实就是在放大他的闪光点,有时辅导员的一句话就能改变学生的一生。于是,我用心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笔将感动的片断一一记录,3年多的时间,写下了146名学生感动我的每一件事、每一句话,形成了14万字的《我爱我生手记》,并陆续发表在学校的bbs上。

让我惊喜的是,《我爱我生手记》逐渐成了我关爱学生、激励学生的有效平台。随着手记发表得越来越多,学生们的呼应也越来越大。我每天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脑,查看“我爱我生”的帖子。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我的一篇手记成功打开了一个心结。我曾因为教育方式简单僵化而伤害了一个学生的心,两个人产生了隔阂,很久没有说话。当我把内心的愧疚写在手记上后,没想到这个学生回帖说:“老师,为了我一个人,你已经操了很多心了,我很感激你,你完全没有必要内疚,应该内疚和惭愧的是我,以后我会尽量弥补,希望我的大学生活能尽量圆满!”看到回帖的那一刻,我潸然泪下。《我爱我生手记》让我懂得:没有一个人会排斥发自内心的爱,没有一个学生不期望自己被关注、被重视。

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我也将爱的火炬传递给了学生。我曾9次组织并带队赴安徽、广西、贵州及四川绵竹灾区等地开展“音符串起希望”社会实践活动,举行爱心义演56场,开设公开课248节,争取到助学金26万多元,资助了40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从2001年至今,我个人累计出资14万多元资助了46名学生。在传递爱的过程中,我也常常感受到学生对我的爱。去年春节前在带学生去四川慰问演出的途中,我被行驶的车辆意外撞倒,当时我疼痛难忍昏倒在地。学生们一下就围了过来,有的抱起我的头不让着地,有的打电话叫救护车,有的组织大家围成圈不让路人进来干扰。当我带着脚伤返校继续工作时,学生们一边忙着上课,一边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吃饭时间刚到,就有学生送来热气腾腾的饭菜;水还没喝完,便有学生忙着再订上一桶;怕我拿东西不方便,学生在我床边装上了万能储物袋;发现我坐在床上工作不舒适,马上就有学生将自己的靠枕塞到我背后。看见自己被这么多学生呵护着,那一瞬间,一贯要强的我哭了,“不是因为脚疼,而是因为感动”。

相亲相爱,相伴相学。自从踏上辅导员岗位,我就坚定着我爱我生的信念一路走来,我也将继续坚定地走下去!我坚信,我和我生必将走出一片新天地。

《中国教育报》2010年3月31日第6版

上一条:大连海事大学贾凤姿:用爱与责任讲活了思政课 下一条:集体备课主要应该研讨什么

关闭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9778818威尼斯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电话:0795-3203978  马克思主义学院邮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