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栏
信息动态
时政要闻
他山之石
资料下载
 

以“三个坚持”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2024年09月20日 16:34 杨小军 谭刘盼 点击:[]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办好思政课指明了前进方向。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提升整体育人效果,要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和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不断破解痛点、堵点,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使思政课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破解突出矛盾

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为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就要增强问题意识,瞄着问题去、对着问题改,做到精准发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领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但要认识到,思政课建设仍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面对国内外环境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思政工作的内涵不断深化,外延逐步拓展,难度持续增加。一些地方和学校存在对思政课建设重视程度还不够,开门办思政课、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课程思政存在“硬融入”“表面化”等现象。

对于思政课重视程度不够问题,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各级各类学校要自觉担起主体责任,深入践行“八个相统一”,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有针对性地创新优化学科体系、教学体系、话语体系、实践体系。针对课程思政存在“硬融入”问题,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挖掘利用好各种资源优化课程体系,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通过破解各种思政课建设中的各种矛盾,不断推动思政课理念再更新、视野再开阔和格局再拓展。

坚持系统观念,扎实推动协同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系统观念进行整体谋划,遵循思政课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等,整合多方资源,协同多种要素,着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要坚持系统思维,采用系统方法,构建科学体系,把思政教育贯穿大中小学各学段,贯通人才培养全周期,形成不同学段、不同思政课程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要搭建一体化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大中小学各学段不同育人主体间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力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地方与学校实际确立培养目标,并保持有序衔接。

深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目标都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在横向层面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拓宽育人途径,实现思政课程显性教育与课程思政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做到协调统一,破解思政课和专业课之间“两张皮”现象,实现立德与树人、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拓宽育人工作的途径与方式,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成效。同时,要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着力构建“大思政课”全面育人新格局,汇聚全社会育人合力,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

坚持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稳步提升育人效果

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当前,信息技术给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要利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赋能“大思政课”建设,聚焦内容支撑与力量根基,推动内容创优和教法创新,把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引入思政课教学中,使数字技术和“大思政课”充分融合、相互促进,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新势能、开辟新赛道、塑造新格局。

持续拓展“大思政课”教学场域。推进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要将数字化教学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加强与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实践教学基地合作,打造“互联网+思政课”,建立虚拟实践教学场域,形成“行走的思政课”“场馆里的思政课”,让学生以“沉浸+交互”形式开展学习,实现联通教育要素与数字世界、精神世界与生活世界,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积极打造思政课教学数字化生态。抓住国家大力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机遇,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依托,构建数字化、协同化、常态化的优质资源供给体系,着力提高智慧教育平台的吸引力和使用率,推动“大思政课”资源共享。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好“线上+线下”育人组合拳,贯通校内校外,联通网上网下,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实时交互,以教育主体的多元化、教学过程的个性化、人机交互的拟人化等数字化方式提升育人效果。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2024-09-18来源:辽宁日报

上一条:完善党团队阶梯式育人促思政课一体化 下一条:以“坚持问题导向”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关闭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9778818威尼斯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电话:0795-3203978  马克思主义学院邮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