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栏
信息动态
时政要闻
他山之石
资料下载
 

“四个融合”提升思政课吸引力

2024年10月23日 09:37 林子波 点击:[]

 


  思政课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课程。要发挥其育人的最大效益,必须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大思政课”建设。

 

 

  思政课要坚持与课程思政、实习实践、校园活动和校园文化相融合,深化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提升针对性和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校理论课堂和社会大舞台上获得全方位锻炼,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融合课程思政,增强育人实效性

 

  思政课程以开展思政教育为直接目标,是政治属性鲜明的“显性课程”。课程思政将思政教育元素渗透于专业课教学之中,促进学生在知识获取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属于“潜性教育”。二者都承载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相互融合,增强育人实效性。

 

  要坚持专业教育与价值培养相统一。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专业课中蕴含的价值元素,并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到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一体,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科学设计、精心安排教学环节,既让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也使他们内化价值规范、使命担当、家国情怀。

 

  要创新教学内容及方式。每门专业课都有自己的发展史、学科思想史,都见证了国家发展的艰辛历程。专业理论的每一次跃升,都蕴含着理论工作者、科学工作者的创新、求实、奉献甚至牺牲。这些内容都是课程思政元素。教师要在讲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潜移默化讲好上述内容。

 

要创新工作机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需要有机制保障。各院校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推进落实的体制机制。专业课教师应提高育人意识,积极主动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思政课教师应汲取专业课中的育人元素,深化思政课内涵。

 

  融合实习实践,增强教学吸引力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头脑是思政课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的力量体现在实践中。办好思政课,就要在完善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挖掘校内外实践资源,在实习实践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淬炼。

 

  要创新实习实践内容。根据思政课教学的总要求和总目标,确定各学期与专业实践叠加的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主题内容。依托专业课开发思政课课外实践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专业实习实践教学条件和资源优势,把思政课实践教学纳入专业实习的教学计划,在专业实训中安排一定时间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专用课时,使实习实践在锻炼学生技能的同时,淬炼其思想。

 

  要深入实习实践一线。思政课教师要协助专业课教师到企业指导实习实践,邀请企业的相关领导、技术能手给学生讲职业、讲道德、讲纪律,使学生在企业生产第一现场更切身体会到企业文化、岗位责任和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职业素养,树立起服务生产一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融合校园活动,增强教学感染力

 

  坚持思政课与校园活动融合,有利于在现实生活中增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促使学生从“自然人”发展成“社会人”,实现公民人格、社会行为与国家意志的统一。

 

  要创新教学内容。学校可以开设“周末校园大讲堂”,作为思政课必修实践课程,积极传播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的“大道理”。将师生生活实践所感所悟及热点、难点问题,作为讲堂的主要内容,通过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微课、翻转课堂等方式,把道理讲透,把问题澄清,把积极的价值观种子播撒在学生心中。

 

  要创新教学形式。学校可以设计实施“我与祖国共进步”“倡文明,建新风”等系列“菜单式”日常活动项目。设计实施“孤儿院送爱心”“我与孤寡老人做伴”“家乡的改革印记”等系列志愿服务项目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引导学生在红色教育基地讲解、体育赛事服务、文明城市创建、社区服务、乡村振兴中积极参与活动,深化学生理论认知。

 

  融合校园文化,增强教学渗透力

 

  “教育即文化的别名。”教育是通过对思想文化的选择和“以文化人”的实践实现的。坚持思政课与校园文化相融合,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也能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时空和形式,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创新。

 

  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习近平总书记重视教育、关心青年大学生,其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是开展思政教育的丰厚资源。要将这些理论精华、动人故事转化为思政育人的鲜活教材。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习近平在福建》等系列采访实录转化为思政育人资源,贯穿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与学校学生处、团委对接,精心策划系列文化项目,精细设计故事内容,通过歌舞剧等形式把故事演好讲好,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的品格修养。

 

  要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环境是学生的第三位老师。校园是学生学习、娱乐、休息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学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精心设计、科学安排,使校园处处洋溢育人的浓厚氛围。

 

  (作者系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

2024-10-22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上一条:在思政课教学中培育时代新人的文化主体性 下一条:弹好思政育人协奏曲

关闭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9778818威尼斯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电话:0795-3203978  马克思主义学院邮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