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一则关于“春节期间同学会热闹,谁最出息20年后见分晓”的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也横生出些感慨,有了些想法,以为从这最优秀生未必混得最好中,可以得出些讯息,未必真理,但自以为有些道理。因为也在春节中参加了同学会,甚至总在和同学相会,虽未有这样的发现或表白,甚至根本未考虑什么是出息之类,或是每次同学会总是或自卑或自负地行进着,麻木着,没有思想罢了。现实,总是那样的!
其实,从和同学的相会相处中,早有点隐约的感觉,这出身社会,这“三十年河东”之后,情况总会改变的。虽我读书时公认最优秀的已远在美国,仍引领着全班的倾羡,但常想聚的一帮中,并无差距,总是怡然,可相聚中,亦会有这样的话,“你们当时可是读书的料”,“当时好羡慕你们的成绩哦”之类的言语,但出手的阔绰,行为的大度,家室的宽馀等,自是不可同日而语,用世俗的标准,这成功指数,显然是不一样的,或正中了文章中的旨意,“同学会中谁最出息,20年后见分晓”。
或许从事着教育,也就有些冷静,也自称有了些阿Q精神,以为这“谁最出息20年后见分晓”中传递出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讯息。
一是优秀生只是一种标准下的结论,它永远管不了一辈子。正如文章所言,“用现今的职场成功人士的标准来比一比,混得最好的不是10多个当年上重点大学的优秀生,相反,一些当年落榜或读专科的同学,现今要么创业成功,资产千万,要么在单位混得风生水起,拿高管薪水”;而文章的结论或许更有哲理,还是有现实意义,至少代表了主流意识,他写道:“人生是一场不知终点在何处的马拉松,靠的是耐力,耐力来自成长过程中不断累积出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分数”。这样的话,对我等从事教育的人,无疑有醍醐灌顶之功用,我们评价今日的学生可得悠着点儿。
二是社会上的出息又怎么能用一条标准衡量?当年的教师或同班同学都已犯了傻,用固定的标准衡量学生,那就是学科成绩,考分高的,上了名牌大学的,上了重点大学,自然为优秀分子,反之,等而次之,等而下之,我是这样或上或下过的,似乎有了更深的体验。这样的标准,也只管得了在教室的几日,一旦环境改变,一旦心境改变,相关的都会改变,于是,成绩不好的,或者政坛发迹了,或者商海掘金了,如文章中的几位,便是有了大大的钱,有了显赫的身份。这些果然是成功,是出息,可面对党内考入重点大学的,对那些仍在钻研学问的,对那些心无旁骛于科研的,对那些不求闻达的,我总是充满崇敬,他们难道无出息?如他们不算出息,我们社会又怎么进步?而仅有的官位和金钱,似乎不足以让我们的国度和社会进步与不断前进。
三是我们的人生其实不该用优越感的,当然也就不该用过多的自卑感了。我或是出于小人的心态,或是胡乱揣度人心,总觉人们总有一个观念,官位高了,对下级有种傲视;钱多了,对穷人有些优越。其实,人生是种态度,社会生活只是分工之异,而这样的分工也决定了生存的价值,正如每餐的饭食,谁能证明海鲜、猪肉、粥、泡菜、汤哪一样更有用,更何况从事科研者,从事教育者,似乎本就处于一种不能闻达的境地,但其价值谁可以公然否定,谁能以是否出入美国、乘坐飞机、出入高消费场所或暴殄天物、挥霍公款可以相类?
出身社会了,肯定有了显赫或显耀,甚至显摆,但我们没有衡定的思想,没有稳定的心态,或从优秀中跌落,或在出息中失落,似乎都不会有太大的意义。按照固有的生活轨迹行进下去,着会很精彩,我如是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