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导航 >> 就业创业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栏
信息动态
时政要闻
他山之石
资料下载
 

是“就业难”还是“择业难”?

2012年03月14日 11:24 佚名 点击:[]

为什么“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难”这个字是模糊不清的字眼,依据不同人的理解,可以有不同的含义。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大学毕业生是产品——劳动力——的供给者,就业难是说他们的产品——劳动力——的销售难。但是天底下再难以销售的产品最终都会销售出去,只要它的价格降得足够低,有些产品必要时要低到负数才有人买。事实上,前段时间曾有报道说,一些大学毕业生愿意零薪水就业,那是把他们的劳动力价格降到了零。一些学徒工甚至要交学费,那是把劳动力降低到负数了。

可见,我们可以把“就业难”这种模糊的说法改成“初次就业收入低”这种比较清晰的说法,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含义是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收入低于其他就业群体。写到这里,我上网查询了相关研究,发现有报告说技校生工资高过大学生。最近我在农村找保姆照顾老妈,月薪也涨到1600元(当然还包吃包住)才勉强找到人,而我教的学生,去年毕业时好不容易找到工作,月薪也就1500元左右。这都表明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收入低于其他初次就业群体(比如技校生)这个事实大体上是真实的。换句话说,如果大学生愿意降低劳动力价格,即接受较低薪水,就业就不难,所以,“就业难”其实是“选择难”。那么,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

我发现大体上有如下几个观点:第一是说大学生太多了;第二是说有一些大学生学的东西不符合社会需求;第三是说一些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太高,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就业,换言之,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需要更新。

这三种观点都没有错,但都没有用。

首先,大学生劳动力价格下降肯定是因为供给过多所致,因为任何东西的价格下降都是供大于求所致;其次,大学生学的东西不可能完全符合社会需求,除非大学生和大学教育的提供者都是神仙;再其次,说一些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太高,其实是责怪卖方不愿意降价,但天底下任何产品的卖方最初都是不愿意降价的,要求大学生更新就业观念,其实就是要求人家降价。大学生不是傻瓜,如果把自己的劳动力降价对自己有利,他们自会降价,用不着专家来指点。

要得到有推测力的解释,首先需要弄清楚大学、学生、劳动力需求机构这三者的关系。在笔者看来,大学是生产和销售知识的机构,学生是他们的顾客,学生决定购买什么知识,而学生购买知识是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目的是制造自己的劳动力,学生制造好自己的劳动力之后,要想办法卖出去,这就是寻找就业岗位了。而劳动力需求机构(企业、政府等)则是劳动力的买家,是学生的顾客。

大学生们往往是从高中来,其间没有经过社会的锤炼,对社会究竟需求什么样的劳动力缺乏了解,用经济学的话语来说,获取相关劳动力需求信息的成本比较高。但由于学生有家长和学校的帮助,所以这方面的问题并不是造成学生们制造出来的劳动力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主要原因。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是制造劳动力所需要的投资周期比较长所致。劳动力的制造,除了义务教育按照相同的格式进行之外,到了高中阶段就开始有个性化发展了。从高中二年级文理分班开始算,到大学4年,有6年时间。即使到大学开始,也有3至4年时间。投资周期是挺长的,其间劳动力需求市场和劳动力供给市场之间的均衡态势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简而言之,三四年后各类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如何变化,是很难预测的。很多朋友常常问我什么专业好就业,我都无法回答。我也没有听到谁人敢说他能够预测三四年后某一类工作岗位的薪水如何变化。

但更糟糕的是,大学生们并不是按照毕业时的劳动力价格的高低来选择就业岗位的,而是按照他一生的总收入来选择就业岗位的。也就是说,他们需要预测的时间不是几年,而是几十年。这种预测的难度就更大了。相反,技工学校毕业生就读时间相对比较短,同时,由于蓝领工人未来的工资涨幅比较稳定,并不像白领那样差异比较大,因此,预测几十年后的总收入相对而言所需要的信息费用要低得多。这就是为什么大学生初次就业比技工学校毕业生难的原因。

上述分析所推测出来的一个含义是,只要是自己找工作,信息费用巨大的问题就存在,因此,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应该在取消大学毕业生毕业分配制度之后就存在了,而不是现在才有的。我搜索了1999年的文献,果然发现那时就有人研究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了,这就验证了我的推测。另一个含义是,公务员的高工资和高福利,导致大学生就业时的参照系更加复杂,信息费用更高,初次就业时的选择就更难了。

对于信息费用巨大的事情,我们人类社会已经发展出了一套机制来解决它,这套机制就是市场机制。进一步解释市场机制如何降低信息费用,则是另一篇文章的话题。

上一条:扶持大学生创业责无旁贷 下一条:大学生创业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关闭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9778818威尼斯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电话:0795-3203978  马克思主义学院邮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