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导航 >> 就业创业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栏
信息动态
时政要闻
他山之石
资料下载
 

解读大学生就业新动向

2010年09月06日 10:50 佚名 点击:[]

大学生就业历来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话题。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我国2010届高校毕业生超过630万人,比上年增加近20万,创历史新高。再加上往届未就业的几十万毕业生,今年的就业形势仍旧不能乐观。盘点今年的大学生就业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在政策扶持、经济形势向好、中西部城市崛起以及毕业生就业心态变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出现了一些新的择业动向。

动向之一:到广大基层建功立业

不久前中组部下发通知,明确2008年至2012年中央财政补助的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聘名额由10万名增至20万名,计划2010年新选聘3.6万名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今年也将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社区就业计划”,鼓励医学类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鼓励农科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一线工作。从大学生就业实际走向来看,大批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成为2010年大学生就业的新动向。

【专家解读】:曾湘泉(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教授):

去基层就业持续升温,主要是中央政策的引导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形成的。事实上,能够到基层去锻炼对大学生来说是件好事,有过一线工作经历的人,无论是责任心还是实践能力都会更强。另一方面,“村官”、社区服务人员以后的出路问题,目前来看是比较乐观的。仅公务员的招考而言,中央的政策明显向有基层工作经验者倾斜,以北京市公务员招考为例,2010年北京市和区县党政机关招录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达到80%。2011年,除特殊职位外,市级和区县党政机关公务员要基本实现从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这些政策上的调整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陈永利(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

目前,北大80%以上的2010届毕业生已经落实毕业去向,一大批优秀毕业生签约祖国西部和基层重点单位,比如数学科学学院博士生邱昊志愿到西藏大学任教,政府管理学院本科生张继春放弃读研和留京就业机会到地震灾区北川县工作。这既反映出国家一系列就业政策和措施已经发挥出积极的引导作用,也预示着北大众多“80后”青年逐步成熟起来,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自觉将个人成长与祖国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动向之二:到二线城市谋发展

5月份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高峰期。记者在与一些应届毕业生交流中发现,相比往年,今年的毕业生不再一味地坚守京、沪等大城市,而是更多地将目光投向了相对压力较小、发展空间较大、幸福感更高的二线城市。

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应届毕业生对城市的选择逐渐多样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在职应届毕业生占全国的比例已经从54.1%下降到39.3%,杭州、南京、成都、天津的在职应届毕业生比例则从4.9%上升到12.2%,其他二线城市也有所提升。

【专家解读】:岳昌君(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出现这种动向的原因,既有市场调节的作用,也有政策引导的影响。从市场角度来说,首先,相比全国劳动力市场的规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人才市场的需求是有限的,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的速度不及毕业生规模的增长速度。而一些二线城市经济发展的潜力开始显现,就业机会增多。近年来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口都在一千万左右,但是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就业机会主要来自民企和外企,这些企业很多分布在大中城市。同时2010年是我国经济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困境的一年,与外贸相关的企业复苏,使东部沿海二线城市的劳动力需求激增。其次,我国经济发展开始步入“高增速大幅度”的腾飞阶段,城市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大城市房价的居高不下、生活成本的急剧上升,而一些省会城市和中等城市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增加给就业市场带来勃勃生机。

从政策角度来讲,政府出台的相关就业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家对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到中小企业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分别给予各种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在实践中得到落实,对促进毕业生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除了少数几个大城市,其他大中城市都放开了户籍限制,北京等地相关政府部门也积极为京外省市进京招聘人才搭建平台。这些举措都在客观上加速了毕业生向二线城市的流动。

林林(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2009年,在各级广电媒体中,省级媒体接收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生比例占66.13%,省级以下基层媒体接收比例占25.81%,威尼斯官网毕业生到省级及省级以下媒体单位就业比例逐年上升。这与近年来国家政策的宣传落实、学校层面的教育引导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校根据宏观环境,与时俱进调整工作理念,明确提出了“引导毕业生面向全国各级各类媒体行业及相关领域就业”;另一方面,学校发挥传媒优势,不断创新就业指导与服务手段,将学生求职视频、用人单位介绍和招聘会现场的视频资料上网,方便学生随时随地、更加直观地了解招聘信息,实现了招聘会网上永不落幕,并创办了“就业工作手机报”,及时向师生传递就业相关信息,成为北京市首家利用这一新媒介传播形式的高校。

动向之三:自主创业方兴未艾

2009年4月,首家北京青年创业园在北京市昌平区成立,一年后的今天,在这个青年创业园里,已有200余位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年轻人,正在圆梦中……

自主创业既能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又能为社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具有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增长点。2008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将用3至5年的时间,实现劳动者创业人数和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人数的大幅增加,基本形成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体系。创业作为灵活就业的一种形式,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同学认可和接受。据IDC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已经有超过80万人在淘宝网上实现了直接就业,有超过230万的人间接通过淘宝网电子商务生态圈获得了就业机会。这其中不乏诸多大学生店家。

【专家解读】:曾湘泉: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仅是创造就业岗位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自主创业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机会、资源和创业能力。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调整、结构升级的时期,创业的机会很多,同时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也为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但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缺失。我国高等教育应该加快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更加重视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和就业意识等方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特别是创业的能力与素质上有一个大幅度跃升。这样才能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岳昌君:

尽管我国大学生就业结构在逐渐发生变化,但是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根据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所做的统计,2009年已就业高校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比例还不到1%。对于自主创业来说,高校要正确认识,积极引导,进一步加强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创业实践。但必须要注意的是,一方面,创业投资的风险很大,不能期望和鼓励大多数毕业生都去创业;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总在不断涌现新的需求,大学生群体更应该、也更容易投入到社会技术进步和文化创新的工作中去。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在现有工作岗位上扎扎实实地创造新价值也是一种创业。

林林:

就业不是一个被动的“等、靠、要”的过程,而且也不是被动的受雇的过程。我们要为每个有意愿、有条件、有能力的青年人提供通过创业实现主动就业的条件。今后的工作中,中国传媒大学将重点开展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与创业教育。在努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着手实施学生创业培育基金计划,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工作室”,努力为学生实现创业理想保驾护航。

上一条:想在职场获得成功,必须遵守的20个潜规则 下一条:求职攻略:面试时最糟糕且最常见的五十个错误

关闭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9778818威尼斯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电话:0795-3203978  马克思主义学院邮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