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栏
信息动态
时政要闻
他山之石
资料下载
 

公祭日,让我们牢记“三个不忘”

2016年12月13日 10:05 佚名 点击:[]

核心提示:苦难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从苦难中英勇奋起、步步抗争、不断走向复兴之路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希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不愿延续仇恨,但我们也不能忘记党和人民的卓绝努力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只要我们积极应对、努力克服、勇往直前,就可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使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全人类贡献力量。

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2014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了首个公祭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南京全城默哀。今天,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纪念那段灾难深重的历史,必须牢记“三个不忘”,坚持做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贡献。

不忘历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1937年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实施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就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必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和一切抹煞或颠覆历史的思想和行为。“让历史说话”,才能走向未来。很长一段时期以来,包括一些日本政要在内的妄图掩盖侵略历史和滔天罪行的错误言行和做法,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予以驳斥和斗争。维护人类正义和和平,防止历史悲剧重演,就要铭记历史教训,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日本政府要想重新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侵略历史,以负责任的态度做出实际行动。任何妄图掩盖侵略战争历史真相的言行都不得人心,并将被永远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不忘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举行国家公祭日,纪念那段不能磨灭的历史,就是要提醒和告诫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始终坚定信念、站稳立场,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把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不忘发展。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国。过去的中国,之所以会惨遭日本帝国主义等外国列强侵略欺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曾经落后过,曾经被称为“东亚病夫”。我们以国家层面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就是要始终提醒全国各族人民必须始终将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聚力创新、聚焦富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沿着“两个一个年”奋斗目标,追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砥砺前进、矢志发展。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始终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统领全局,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要坚持包容性、联动式发展,使全球化、地区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和好处,惠及所有国家,使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益和财富,惠及所有人群,特别是要惠及弱势群体和欠发达国家。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苦难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从苦难中英勇奋起、步步抗争、不断走向复兴之路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希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不愿延续仇恨,但我们也不能忘记党和人民的卓绝努力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只要我们积极应对、努力克服、勇往直前,就可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使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全人类贡献力量。

(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中共淮安市洪泽区委党建办)

上一条:立德树人方能桃李满园 下一条:沿用好办法 改进老办法 探索新办法

关闭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9778818威尼斯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电话:0795-3203978  马克思主义学院邮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