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栏
信息动态
时政要闻
他山之石
资料下载
 

如何“演”好思政课这出“戏”

2014年01月20日 15:46 佚名 点击:[]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这就对教师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特别是新课改以后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思政课课堂都是一支粉笔、一个老师、一块黑板这样单调乏味的完成一节思政课,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课改后不仅教材内容在随着时代的步伐的不断的更新,而且最主要的是涉及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师生之间由原来的“你讲我听”的模式转变成为一种新型的平等和互动的关系。因此,作为思政课教师,应该重新定位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来取代原来的“灌输者”角色。在我看来,思政课教师要想演好这出戏,就必须扮演好以下几个角色:

一、做好编剧

高校思想政治课的第一本书就是《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书的内容包括了如何适应大学生活,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怎么样爱国,怎么样遵守公共秩序和大学生应该具备法律常识等内容,它是一门指导学生如何求知、如何处世、如何做人的思想性、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很多同学认为这些东西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东西,不用学也会,因此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对课程进行“生动化”的处理,在课前备好课,做好每一课的课堂设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学设计和编剧艺术确实有某种相通之处。总是说演员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那作为思政课教师也是一样,如果想要讲好课,必须充分的准备课前备课,这样才能胸有成竹。

在准备阶段,也就是备课阶段。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写剧本编剧的角色。在教师手中有一个剧本,那就是教材,我认为,教材只是教学活动中的“原著”,教师在教学处理过程中,应把“原著”中“死”的内容尽量“激活”,把它场景化、表演化,即把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能在课堂中展现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就像把原著中的故事转化为一个个能表演的场景一样。比如说在上《思想道德修养》这本书中的道德部分,我们教研部开展了各系的道德小品比赛,今年的道德小品比赛中,其中有一个小品让我印象深刻,两个小偷到寝室去偷东西,结果在寝室接到了那个大学生病危父亲的电话,他们家很穷,孩子懂事孝顺,结果感动了两名小偷。通过这样的比赛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参与其中,在具体的场景中活动、思考、领悟,通过自身感悟而内化为自身行为,加强道德学习。另外,教师在教学处理过程中,为了教学的需要,在忠实于原著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科学加工,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这些对教材的加工和改编必将导致教案编写的剧本化。既然有活动,就必然有场景,有矛盾、有冲突。让学生在具体场景中实践、探讨、发现,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求异、质疑、创新。

当然,教案毕竟是教案,有别于剧本。首先,剧本中人物的言行举止是设计好了的,而在我们的教案虽然这样写了,但是在课堂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其次,剧本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必须达到预定效果,而我们只能预计可能的效果,只能期望达到预定效果。

二、做好演员

很多人都说老师是没有固定台词的演员,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活动的舞台就是三尺讲台,可是要想上好思政课,教师就必须要面对学生,就像演员要面对观众一样。而且思政课教师也和演员有很多相同之处:演员是以演技打动人们的心弦,教师是以语言启迪人们的思想;演员在舞台上,教师在讲台上;演员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而教师同时要教育几十上百个学生。演员和教师都同样肩负着教育人、鼓舞人、塑造人的重任。

可是目前思政课的上课现状并不乐观,很多同学都把思政课当成了放松课、休息课,认为只要期末考试的时候背一背就能考过,上课睡觉、玩手机现象十分普遍。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在反思这样的课堂时就不难明白,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源于思政课教师讲得不够激情,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暑假在进行新任教师培训时,我有幸听了一堂由大连海事大学贾凤姿教授讲的示范课。贾教授的讲课方式给我很大的启发,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像演员到了舞台一样,要充满激情。要让自己的“观众”——学生喜欢自己的表演,做你的忠实观众,你的粉丝,甚至是铁粉。

要想达到这种效果,首先得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做好备课就好比一个演员在表演之前背熟吃透了剧本,只有备好课才有在舞台上胸有成竹的表演。其次,要在你的课堂上倾注感情,感情是人格力量的基础。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有人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演员与观众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就不会有深入人心的表演。

三、做好导演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怎样去解放学生?这告诉我们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清楚地认识到教师是课程学习的组织者、学习过程的指导者、教学资源的开拓者。一名教师就像导演一样,成功与否不在于她的学生考了多高的分数,也不在于某个学生得了什么特等奖,而在于激起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每一位学生特别是所谓的“后进生”和“问题生”都喜欢你导出的课,都想成为你导的影片的主角。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要做好导演的角色,只有导演有效引导、精辟讲解,演员投入表演、灵活地胜任角色,才会演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来。对于思政课课堂教学而言,教师的导演角色是比较辛苦和劳累的,导演有时候会不厌其反地去引导,去讲解,甚至去示范,教师也应该如此,尤其新课程改革后学习越来越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许多时候需要教师有效地甚至过多地去讲解。但讲解明白并不意味着教学任务的结束,作为教师在必要的引导讲解、示范后,更多地要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思考,让知识、道德、思想在体验中得到内化。教师要导而有方、导而有度、导而有时,才能更加胜任课堂教学中的“导演”角色。

上一条:如何让思政课堂“活”起来? 下一条:思政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关闭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9778818威尼斯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电话:0795-3203978  马克思主义学院邮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