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让学生动起来
“一二三四”教学新模式是:一个转变,即由“以教为主”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校施教、因课施教、因师施教、因生施教”,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专业特点、个人特点和课程特点紧密结合,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两个衔接,即高中与大学课程的衔接,思政课课程之间的衔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存在与高中文综知识的重合,也存在各课程之间重合的内容,鉴于此,北京物资学院思政部召开高中文综课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研讨会,厘清高中与大学课程的重合点,大胆取舍。各课程之间重合内容通过教研室研讨,划清讲授界限,避免重复。
三位一体,即专题化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专题化教学,每门课程选择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基本理论点,形成相互关联的专题,构成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深化教材重点、难点等内容,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吸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和学科研究最新成果,深入回答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网络教学,建成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和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同时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实践教学,分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社会实践。课内实践教学根据课程内容采用体验式、访谈式、参观访问、辩论等形式进行,课外实践教学主要采用社会调查研究等形式进行,并整合学校已有社会实践基地,开拓新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四个环节,即课前学生准备、课上教师精讲、课后实践中运用、期末学习成果化,做到精心设置、翻转课堂。课前学生准备,每位教师在授课前提供授课提纲、学习资料、讨论问题等,大学生查阅资料、精心准备,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有效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上教师精讲,每位教师每次课讲授一个专题,做到“精讲”“管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课后实践中运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了解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及中国化成果,分析社会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结合学校物流特色,指导学生钻研井冈山时期和延安时期物资流通补给,做高水平、特色性论文。《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指导学生制作电子报,调研北京郊区居民选举、就业、社保等情况,掌握第一手数据,撰写调研报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开展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阅读、研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举行道德法律小品大赛,实现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期末学习成果化,把大学生读书笔记、调研报告、特色论文等成果进行展演、展示,择其优秀出版发行。(李邢西、郭继武、高书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由“演员”转变为“导演”
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探究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并以所学的知识原理为工具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它要求学生在向老师“拿来”的过程中自己要有所“生成”。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中,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把时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摸索总结出一些卓有成效的方法。
问题设置法。“思起于疑”,疑问是学生思维的触发点,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创造。以探索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精选什么样的材料,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是关键。作为教学起点的问题,必须具有“导学”功能。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我们借助问题“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看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入手学习。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发表各自对问题的看法,课堂气氛活跃,呈现出师生互动的热烈局面。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投入到学习的殿堂中来。
参与式教学。对于近代现代历史中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学生其实都有一定了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挑选出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介绍研究,采取让学生课前在分组讨论学习的基础上,选派代表在课堂进行PPT交流展示(记入小组组员平时学习成绩),然后,由教师做分析评论的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方法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参与到制定学习计划,发现提出问题,查找整理资料,质疑析疑解疑的过程中来。
此外,我们还运用了诸如“指导学生以情景剧的方式还原历史事件”,要求学生“从自己的家乡去寻找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人和事”“开展近现代历史知识竞赛”等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举措,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刘建宁、田湘红、崔志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阅读经典文献是精神上的享受
如何从抽象的理论还原到生动的现实?如何从生动的现实提炼出人生的智慧,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读书,无疑是一条道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内容丰富,课内教学学时又非常有限,因此就需要学生在课外花时间进行阅读,撰写读书报告的方法加以补充强化。实践证明,以师生共同参与为舞台,以大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以改进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的阅读原著教学方式效果良好。
一般在开学之初,我们就列出参考阅读书目,精选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印发给学生,从文章的历史背景,内容概述,重点和难点解读,历史影响和当代意义等几个方面辅导学生研读。要求学生从中选取一篇进行精读,写一篇学习原著的读书报告。教师进行读书报告写作提示及指导,并进行读书报告点评。然后教师随机抽取学生,让学生把自己选取精读的文章基本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做成PPT介绍给其他的同学,其他同学可就某个问题进行提问,大家共同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讲课情况和讨论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这样既理解原理,又训练独立学习研究以及写作的能力,读书报告也可以让学生交流各自切身的读书与学习感受。比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通过阅读原著与教师的引导讨论,学生们找到了当今“以人为本”理念的理论渊源。
“一开始上这门课的时候,我不禁窃喜:什么物质与意识、认识与实践、世界观等,这不都是中学学过的吗?现在学这门课不就是一个小儿科吗?可在后来的学习中,我渐渐发现,要学好、弄懂这门课,或者说要理解马克思主义并非易事。”一位学生这样说。
通过原著导读的学习,学生们普遍认为,在阅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时,犹如亲耳聆听几位伟人对于世人的谆谆教导,他们就像在昨天刚刚与我们交谈过自己的思想和心得,让我们对于社会现象能够看得更通透。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其思想博大精深,文字奔放有力,时而诙谐风趣,时而辛辣讽刺,引经据典,论证缜密,思想深邃,反映了几位伟人对他们所研究问题从来不是浅尝辄止,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刘景燕、宋洪云、李兰芳)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RSD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RSD立体化教学模式是概论课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R(Revolution)是指在教学内容上的“革命”。针对思政课内容相对枯燥,体例单一的弊端,概论课教师以“一元三线”为核心,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一元”是指就课程的“理论主线”而言,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条主线,历史地再现中国共产党艰难探索的历程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所谓“三线”,是就课程的“内容主线”而言。其操作规约是:在充分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当今中国与世界的新形势和新特点,将课程内容分解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单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当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面临的挑战与创新的路径”,这三大单元之间,即彼此衔接又彼此影响,是一个互动的有机整体。通过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的整合,教学内容的整合做到即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真正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
S(Specialization)主要反映在教学过程的“专题化”运作上,根据《概论课》“亦旧亦新”“亦同亦异”“亦易亦难”的特点,采取专题化的教学模式,不拘泥于教材的一章一节,而是以宏观与微观交织,历史与逻辑、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针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作专题讲座。
D(Diversification)是指呈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形式。结合90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特点,遵循求知与求职结合的原则,开展多种教学方法的探索,如“问卷式调研法”“时代感较强的案例教学法”“情景教育法”等。并把各种教学方法作为方法链分散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发挥教学手段的群集优势,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RSD教学模式强调针对性、实效性、有用性,强调学生的学以致用、学用统一。首先,在课堂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增加很多项目,如课前十分钟的信息发布环节,针对热点问题的课堂辩论,“一答到底”的知识竞赛,制作以“身边的感动于道德的缺失”为主题的电子报,对校园环境和周边环境进行相关的调研活动等,这些课堂实践活动的实施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方式灵活多样,实现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很好地让学生动了起来。(张震环、冯凡彦、高亚春、陈丽莉、樊秋霞)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用戏剧将中国梦理想“化”为学生内在信念
随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版的发行,作为马克思主义成果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重要标志——十八大精神正式进入教材。如何完成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成为了本课程教学需要完成的首要问题,也是如何使十八大精神从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想为主旨的思想成果与实践指南,尽快转化为其内在信念与行为所面临的基本问题。
教研室根据新版教材,将“十八大精神”融会贯通到不同章节,对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价值体系的践行与培育,如何加深对爱国与民族复兴关系的理解,如何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方面,都进行了必要的充实。
在实践教学环节,首先精选有效模式,紧贴时代教材。自2005年以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历经六次修订,每次修订,都是为了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也是推进其成果大众化的过程。为了适应这一特殊性质,多年来,我们尝试采取多达20多种实践教学方式,组成横向和纵向的自助菜单,以期达到更大教学实效。
为了适应新时代要求,教研室以实现中国复兴伟大梦想、坚定中国梦理想信念为导向,结合本校艺术资源,与多次获得国内外艺术大奖的团委合作,精选戏剧展演方式,构建了多方合作实践平台,以大一年级每个班为实践单位,凝练十八大精神,推出“中国梦青春梦”戏剧大赛,并将其中精品,以课程章节为线索顺序展开,从“我的大学”适应大学新生活,到“桑格花般的生命”对理想的赞美;从“爱国青年”的理性爱国,到“井警镜”对人生观的反省;从“法制进行时”强调法律观念,到“钱包、女人与树坑”和“父亲”对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塑造,这是本课程的基本结构,也是贯穿展演始终的主线,在体现情德法关系的“王子与公主”剧目中得到统一。所有这些戏剧作品在12月为纪念“12·9”运动进行展演。这样,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成果,在对其中国化道路的历史回顾与缅怀中,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又一次推进。
实践课堂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将理论转化为内心的信念,并落实于行动中。人生观、世界观等的形成,是有其科学规律的,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来说,就是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接受检验的过程。而戏剧展演的方式,通过将实际生活中的事迹总结凝练,提升到艺术的高度再现。这一过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有助于学生在艺术模拟的过程中,将复兴中国的伟大梦想内化为内在的信念。
这样,台上台下,剧内剧外,围绕着怎样理解中国梦与自己、与青春梦的关系,构建出一个育人育己多维互动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成长为民族复兴中坚力量,提供了较为扎实的人生体验与思考空间,从而将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所需要具备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深刻地烙印在最广泛、也最具未来成长可能的学生脑海之中,并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成为驱动他们努力实现中国梦的内在信念。